日本山形大學、新潟大學、橫濱大學之研究團隊日前宣佈,已成功查明次世代鋰硫電池電解液中的鋰離子構造。次世代電池的容量是以往電池的 3倍之多,因此各家廠商對於提升電動車行駛距離之開發競爭加速進行中,然而這項世界首次的新發現將可望促進高性能電池的研究開發。 在次世代鋰離子電池中,以硫黃為電極的鋰硫電池最受矚目,然而尚有硫黃溶出造成電池性能降低的問題待解決。雖然已知陽離子與陰離子在室溫下液狀電解液時,能夠提高電池性能,但鋰離子的基本構造不明。此次研究團隊利用了大強度陽子加速器設施J-PARC(Japan Proton Accelerator Research Complex),成功探索出鋰離子是由5個氧原子以歪斜狀圍繞著的構造,對未來電池的應用開發將提供助力。 資料來源: 日經產業新聞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OHARA拓展玻璃陶瓷材料次世代電池領域的應用開發 輸出電流提升10倍之鋰空氣電池 全球第一個碳-14鑽石電池問世,可望供電數千年 Flint推出高性能且永續之「紙」電池 取代鋰離子電池?鹵素離子電池或是海水電池能否掀起熱潮引領風騷? 熱門閱讀 AI在化學反應優化的應用 AI在化工製程節能應用 AI於MBR系統中之品質控制與能源優化應用:以膜絲瑕疵檢測與廢水曝氣... 國際固態電路大會 ISSCC 2025:半導體發展趨勢與記憶體運算技術探討(... 從Sustainable Material聯合材料展看循環低碳材料發展與新技術開發 相關廠商 台灣石原產業股份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