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是人的天性,不分種族、年齡、乃至性別,人類對於美的追求是無止盡的。如何保持肌膚青春亮麗、延緩老化速度是化妝保養品產業技術和產品開發不變的目標。本文針 對化妝保養品產業結構出發,聚焦於上游抗老核心技術發展脈絡,包含保濕、抗氧化、抗皺、抗糖化等機制探討,並針對主要公司的市場策略及未來展望進行評析。 美麗產業組成結構 化 妝品產業鏈上中下游分別為上游原料供應商、中游 OEM/ODM 代工廠商、以及下游品牌商所組成。大型品牌商往往自行具有GMP廠域,完善的行銷策略及通路 管理,直接與原料商接洽選用材料,並在自有實驗室中測試配方安全性與功效性,再依地域自行生產或委由代工廠製造出貨。 但常見中小型品牌商則是以行銷為主導,規劃出目標產品條件,倚賴代工廠商經驗進行調配生產,降低設廠成本,台灣品牌商多採此方式,委託在地代工廠,依照產品劑型或型態(水相、油相、面膜、 彩妝等等)互有區分,不僅為多家品牌代工,也為國際大廠代工。 抗老活性成分技術趨勢 如何維持健康的肌 膚、光彩煥發甚或抗皺,各家產品均有琳瑯滿目的配方成分和獨家機理,然而保養品有功效的抗老訴求不外乎在於下列幾種方式:保濕(Moisturizing Agents)、抗氧化(Antioxidants)、抗皺(Anti-wrinkle Agents)、抗糖化等,其中抗皺乃以刺激膠原蛋白增生或是保護膠原蛋白不被降解方式為主,均為市場廣泛歡迎,且需求量相當高,其訴求作用機制和常見成分詳述如下。 1. 保濕 皮膚由外而內分成表皮、真皮及皮下組織三 層。而一般表皮層的部分,由上往下可分為角質層、顆粒層、棘狀層及基底層四個部份,如圖一所示。平時所提的保濕要做的就是指角質層的保濕。一般正常的皮膚 角質層含水量約在20~35%左右,角質層缺水時,角質細胞無法正常代謝,容易產生角質增厚及脫皮碎屑的現象,造成表皮粗糙度大幅增加,甚至有乾燥性細紋產生。 正確的保濕概念必須同時藉由高親水性玻尿酸類材料進行肌膚的水分補充,同時也必須加強角質層油脂防護膜的重建,如神經醯胺的補充,避免水分蒸散,達到鎖水功能。 圖一、皮膚組成 3. 抗皺 皺紋生成來源,除了因乾燥生成小細紋外,主要成因在於真皮層的膠原蛋白萎縮,受到基質金屬蛋白(MMP)分解破壞及流失,自體新生之膠原蛋白來不及補充,造 成真皮組織塌陷。人的體內有二十餘種基質金屬蛋白 ,其中以太陽照射,紫外線所誘發MMP1、3濃度最高,最為常見,也是最具傷害性,造成皺紋的主因(圖二)。也因此抗皺成分大多著眼於如何補充及再生真皮 層三要素:膠原蛋白、玻尿酸、彈力蛋白。 然而,直接補充往往只是空談,因上述三者均無法通過角質層屏蔽,其中僅小分子和中分子玻尿酸有機會直接穿透或經由 訊號傳遞到真皮層,達到降低發炎反應、提升纖維母細胞活力、再生膠原蛋白的效果。 圖二、日光照射誘發生化機制造成皮膚老化迅速 4. 抗糖化 糖化現象指的是我們體內多餘的糖分增加,體內蛋白質與飲食中所攝取的糖分結合,生成促進皮膚老化的物質:糖化終產物(AGEs),此一機制初期是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所發現,主要是還原糖與蛋白質之胺基會進行非酵素性糖化反應,使蛋白質產生褐色、螢光和交聯。非酵素性糖化反應,也稱為梅納反應,在人及動物體內的 糖尿病併發症和一些老化疾病,均與梅納反應有關。然而……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作者:施亭宇、游原坤 / 工研院材化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53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兼具抗菌、撥水性的新型氧化物 聚天冬胺酸及其共聚物之合成與應用探討 可迅速有效修復損傷之自我修復材料 亞太護膚產品市場發展趨勢 漫談玻尿酸在皮膚抗老之應用趨勢 熱門閱讀 5G用絕緣增層材料發展趨勢 聚醯亞胺(PI)樹脂的發展 奈米孔洞材料於生物抗腐蝕之應用 運用科技生產肉品,替代肉掀起未來飲食新趨勢 金屬表面前處理化學品市場與技術發展現況(上) 相關廠商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昂筠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名揚翻譯有限公司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東海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華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友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科邁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誠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