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地球暖化及細懸浮粒子污染問題讓電動車輛的發展倍受重視,大幅帶動車用鋰電池技術的發展。目前車廠採用的車用鋰電池形式主要有18650圓柱型、方形大電池及鋁塑膜軟包裝電池等三種,各種形式的電池具有不同的特性,在組成電池系統時有不同的考慮點,但相同點都是希望電池的能量密度能夠進一步的提升。本文將從鋰電池元件觀點出發,介紹提升電動車電池能量密度的相關技術,並介紹不同形式電池設計的特性及其對應之模組/系統技術的考量。★相關閱讀:車用高能量鋰電池技術(上)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可承受2萬次充放電循環之EV鋰離子電池 LMFP/NMC複合鋰離子及鋰金屬電池 英國研究團隊開發200m石墨烯薄膜製造技術,可望提高電動車電池安全性 東芝擴大移動設備用LiB陣容,並推動2025年內商用化 東芝等開發出鈮鈦氧化物負極LiB,並將於2025春天製品化 熱門閱讀 下世代產業所需高功能性新材料—電動車用高分子材料 再生塑膠產業鏈發展現況及政策趨勢—廢塑膠回收材料 台灣優勢產業所需材料—半導體化學品 生質尼龍及關鍵化學單體的生產及應用 台灣石化產業未來轉型之策略方向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