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大學與熊本大學研究團隊利用製造微生物的酵素開發出觸媒,可同時使用於燃料電池的正負極。過去因為會產生有害物質的關係,不能同時使用於兩端的電極。研究團隊發現提供電子給鐵原子時,會出現容易吸收氧氣的性質。利用此原理,燃料電池的電極僅會產生水,不會產生造成問題的過氧化氫。此技術將有助於取代昂貴的白金,該酵素作為觸媒材料。研究團隊未來將與汽車場廠商合作,推動高性能燃料電池的實用化。 資料來源: 日經產業新聞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東北大學等開發低成本、高性能之顏料系非白金觸媒,可望適用於燃料電池、金屬空氣電池 日清紡「低白金化PEFC用觸媒」新戰略,期擴大應用於FCV等用途 熱門專利組合—觸媒技術及相關應用專利組合 可望應用於新觸媒開發之奈米固溶體合金量產技術 可利用紅外光域太陽光製造氫氣之觸媒 熱門閱讀 固態電池技術改良方向與最新進展 IC載板用銅箔基板及載體超薄銅箔市場趨勢 儲能用電池市場發展與未來趨勢 聚酯材料化學解聚與應用 寬能隙半導體單晶市場現狀與展望(上)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捷南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名揚翻譯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東海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友德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鑽石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科邁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誠企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華錦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銀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2 Touch Taiwan 系列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