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TIE 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工研院材化所展示亮點技術

  • 字級
N2O精準還原技術
本技術透過追蹤高碳當量氣體N2O的處理效率,作為調整還原劑流量的控制因子,並透過即時監測處理設備(LSC)出口端還原劑的殘留濃度,進行系統回饋控制,達到提升N2O的處理效率,並能使還原劑的殘留濃度符合半導體安全標準......more

 


 
PU化學回收-廢PU軟泡C2C循環技術
PU軟泡製程對多元醇原料羥值有特定的範圍需求,故本技術透過開發可調控聚氨酯降解多元醇羥值技術,藉由打斷部分網狀PU結構之PU鏈段,調控其分子量與羥值至適用於軟泡之特定範圍,達成與石化多元醇新料相近的品質規格,也成功將其應用至再生泡棉中......more

 


 
二氧化碳轉化烷烯烴觸媒與製程技術
具自主專利的高表面積孔洞型鐵基觸媒,比表面積大於等於200 m2/g,比傳統觸媒增加400%比表面積,可將CO2直接/完全轉化烷烯烴,烷烯烴產率大於90%,C4-C9長碳鏈烷烯烴產率41.7%,大幅降低製程能耗與碳排。有效將化工廠、鋼廠的碳排轉換成塑化原料及綠色燃油,減少碳費(稅)支出及擴展新綠能產品......more
 

 
自行車產業減碳永續發展前瞻技術
為滿足自行車產業減碳永續發展需求及提供減碳解方,瞄準自行車車架原料、塗佈製程及車胎等排碳大項,開發免T6高溫熱處理鋁合金材料、高性能回收碳纖複材、低溫低損耗高耐候環保粉體塗裝及高相容回收膠自行車胎等先進技術......more
 

 
高溫耐氨氮厭氧共醱酵技術開發
調控新穎微生物菌叢,激活協同乙酸氧化菌群的活性,降低毒性分子氨抑制厭氧生物代謝途徑,提升自營甲烷菌產沼氣中的甲烷濃度達90%以上,醱酵後的沼渣液含高氮磷鉀肥份,做為多種高值化有機肥再利用,解決沼渣液去化問題,達到能源化與資源化循環再利用......more
 

 
創新低碳排微生物合成胭脂紅染料
創新低碳排微生物合成胭脂紅染料生產技術,克服品牌商對於胭脂紅無毒生產及非動物來源零殘忍產品要求,並具備關鍵特化品自主生產技術,降低原料斷鏈風險;以無毒、低碳永續循環之新穎生產製程,提供粧品產業鏈關鍵綠色轉型契機......more
 

 

電化學廢氫回收純化技術
高效低能耗電化學氫氣回收純化技術是半導體產業大量廢氫排放的有利解方,氫氣低解離活化能特性帶領電化學純化朝低能耗邁進,且分離高含氮量混氫效果佳,純化氫氣純度達3N 以上,且回收率大於80%......more
 

 
鳳梨副產品皮膚照護原料試量產
本技術透過滅菌/粉碎/乾燥製程三者結合開發業界獨有之無菌、零廢棄、活性零損失之鳳梨葉副產品皮膚照護原料ITRI Proteo,代替傳統焚燒降低碳排85%,農業副產物永續再生,技術將應用於台灣470萬餘公噸農業廢棄高值處理......more
 

 
鋰金屬固態電池
藉由可固化之電解質技術及高能量鋰金屬負極,進行全新鋰電池型態的改變,解決電動車里程困境。
相較於傳統的液態鋰電池,電動車輛使用鋰金屬固態電池可提升1.5倍的行駛里程,同時通過EUCAR Level2的電池針刺試驗,該技術更獲2020年R&D100獎......more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