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伊利諾大學科學家Munir Nayfeh發現,在矽太陽能電池中置入一層矽奈米粒子薄膜,能夠提升它的轉換率,並且減少電池自身的發熱量,延長使用壽命。在2004年發表於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的研究中曾提到,紫外光線與尺度合適的矽奈米粒子能夠效的結合,產生電能。而傳統太陽能電池中,矽在轉化過程中產生的熱能,會影響使用壽命。伊利諾大學Dr. Munir Nayfeh利用自身開發的專利技術,將體積龐大的矽磚製成分散的奈米級粒子,不同尺寸的矽奈米粒子,會發出不同顏色的螢光。將這些粒子分散在異丙基酒精中,再塗抹於太陽能電池的表面,待酒精蒸發後,電池表面就會形成一層緊實的奈米粒子薄膜。在太陽能電池表面覆蓋上高品質、厚度1奈米的藍色螢光奈米粒子薄膜,整個電池將能將轉化60%的紫外光線,不過光的轉化率提升不到3%。如果電池表面覆蓋的是厚度為2.85奈米的紅色螢光粒子薄膜,紫外光線的轉化率可增加至67%,而光的轉化率會提升到10%。這項新的塗怖作業很容易與太陽能電池的製造過程結合,不會增加成本。Dr. Munir Nayfeh認為此太陽電池性能的改進,是歸因於電池電壓的提高而非電流。研究結論中亦說明薄膜內電荷傳輸和奈米粒子界面修正的重要性。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可連續製造有機半導體元件板狀奈米粒子新技術 從第一屆關西高功能膜展看膜材發展新趨勢(上) 史上最薄光吸收劑 具有奈米細孔的富勒希結晶 導電性薄膜透明度提升至85%水準 熱門閱讀 下世代產業所需高功能性新材料—電動車用高分子材料 再生塑膠產業鏈發展現況及政策趨勢—廢塑膠回收材料 台灣優勢產業所需材料—半導體化學品 台灣石化產業未來轉型之策略方向 CO2 氫化生產甲醇新世代觸媒與程序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