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本市調機構 Fuji Chimera Research Institute 調查顯示,微粉體的全球市場至 2020 年將可達 3兆 8,404 億日圓,相較於 2015年成長 9.6%。調查對象包含泛用‧無機、金屬、金屬氧化物、陶瓷、化合物,以及其他受注目材料,如樹脂添加用碳纖維、高純度矽酸膠等共計 48 品項。其中預估被廣泛運用於電子工學、生命科學、汽車等領域的化合物市場成長幅度可達 22.5%,當中又以高吸水性樹脂最多,將佔市場八成以上的比重。 Fuji Chimera Research Institute 所發表的「2016微粉體市場的現狀與未來展望」報告書中指出,相較於2015年,2020 年各類別微粉體的市場規模發展分別為,泛用‧無機(6品項)增長 8.1% 達 1兆 6,750 億日圓、金屬(9品項)增長 3.3% 達 7,560 億日圓、金屬氧化物(4品項)增長 10.8% 達 257 億、陶瓷(7品項)增長 3.4% 達 5,424 億日圓、其他注目材料(6品項)增長 62.4% 達 690 億日圓。化合物(16品項)則可達 7,723 億日圓。 此外,市場規模最大的無機、金屬微粉體主要受到活性碳與氣相二氧化矽(Fumed Silica)所牽動。尤其是對於水處理或大氣污染防治,隨著先進國家對於相關政策的強化,以及中國或東南亞等新興國家的需求增加,活性碳市場預估將以一年 10% 的幅度持續成長。 金屬類別則以鐵粉‧鐵系合金粉佔整體需求市場的三成,其次為軟焊料、銀粉、鉭粉等高附加價值製品類。金屬氧化物類別方面,由於用於防曬用品等化妝品的超微粒氧化鈦佔掉過半市場,將連帶影響市場規模的擴大。陶瓷類別則以被廣泛利用於耐火物或研磨劑的氧化鋁佔有近8成的市場。 此外,在受注目的材料品項方面,奈米碳管(CNT)、富勒烯(Fullerene)、石墨烯(Graphene)、纖維素奈米纖維(CNF)等,雖然目前有限定應用範圍,但隨著未來用途擴大,這些可望帶動市場高成長的材料被寄予厚望。 資料來源: 化學工業日報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從2016 Finetech Japan/高功能材料展看OLED、薄膜、金屬、陶瓷材料... 耐用溫度高達1500℃的氮化矽陶瓷 從ALTA 2024看稀土及有價金屬資源萃取、應用及製程循環成果現況 合金/烯烴/複材—三箭齊發,瞄準韌性未來 石化設備用高熱傳材料技術發展 熱門閱讀 下世代產業所需高功能性新材料—電動車用高分子材料 再生塑膠產業鏈發展現況及政策趨勢—廢塑膠回收材料 台灣優勢產業所需材料—半導體化學品 台灣石化產業未來轉型之策略方向 CO2 氫化生產甲醇新世代觸媒與程序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