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全固態鋰電池:固態電解質之傳輸動力學

 

刊登日期:2022/2/14
  • 字級

呂明彥、鄭苡、陳嘉晉 / 台灣大學化工系
引言
近年來,全世界致力於發展更安全且更高效能的儲能裝置,以支持現今由各式繁複電子產品所建構起的人類生活。1991年Sony公司研發出鋰離子二次電池,相較於傳統電池(如鉛蓄電池20~40 Wh kg-1、鹼性電池70~100 Wh kg−1等)能提供更穩定且高能量密度的能源儲存方式,因而主宰了儲能系統的市場。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環保意識抬頭與經濟發展所需的能量需求亦同步提升,而受綠色能源間歇性發電的限制,其發展仍需搭配穩定高效的儲電系統。鋰離子電池目前一方面受限於電極可容納的鋰離子數量有限,以致無法滿足大量蓄電的需求;另一方面,現行使用的液態電解質(常見為1M LiPF6 in Ethyl Carbonate : Dimethyl Carbonate : Ethyl methyl Carbonate)除了會壓低電池的工作電壓與功率之外,更由於其較低的燃點與可燃性,限縮了鋰電池可運作的溫度環境,為其穩定度與安全性帶來隱憂。因此,科學界已積極地往下一代鋰離子電池的發展前進,而全固態鋰電池(All Solid-state Li-ion Battery; ASSLiB)的概念便在這樣的需求中誕生了。(圖一)
 
圖一、以液態電解質和固態電解質為基礎的鋰電池比較圖
圖一、以液態電解質和固態電解質為基礎的鋰電池比較圖。目前商用的電解質為液態電解質,雖然具備高離子導電度,但在工作電壓、化學穩定性、工作溫度、安全性等方面都有待提升。為了根本解決這些問題,具備高離子導電度的固態電解質,將有望取代現行的液態電解質,發展成全固態鋰電池
 
固態電解質
在全固態鋰電池中,固態電解質為其中最關鍵的材料。理想的固態電解質須在適宜的工作溫度範圍內,同時維持正負電極介面穩定度的狀態下,提供良好的離子導電度。而影響導電度 σ 的主要因素,可由以下關係式見得:
                           σ=zCμF                            (1) 
其中z為離子的帶電量;C為濃度(mol/m3);μ 為遷移率(Mobility, m/sV);F為法拉第常數(96485 C/mol)。由於z與F皆為常數,因此離子濃度與遷移率主控了材料導電度的表現。廣泛而言,C亦作載流子(Charge Carrier)濃度,意即攜帶電荷的載體(如帶正電的陽離子、電洞或帶負電的陰離子、電子)之濃度。其值越高,則材料中可負載電荷的媒介越多。而遷移率意指在單位電場下,該帶電粒子移動的速度;因而越高的遷移率,意味著在材料中越高的自由移動能力。
 
目前科學家最熱切研究的固態電解質材料可分為兩大類:有機高分子與無機金屬化合物。高分子材料價格低廉且具高可塑性,能緊密地貼合於電極表面,亦可增加電池型態設計的可塑性;無機金屬化合物的化學穩定度與機械強度更高,加寬了電池的可工作電壓範圍,且普遍可提供較高分子材料更高的離子導電度。
 
由圖二可見,高分子材料P(EO)12-LiTFSI在室溫下的導電度小於 10-4 S/cm,因此需在高溫環境中,才能提供近於液態電解質的導電度。在陶瓷材料方面,以室溫下具高導電度的無機金屬氧化物為例,如Li7La3Zr2O12 與Li1.5Al0.5Ge1.5(PO4)3,離子導電度約為10-4 S/cm,仍低於傳統液態電解質的表現。故當務之急,便是嘗試深入材料的微觀世界,挖掘帶電粒子於其中傳導的機制,因材制宜地調控離子濃度與遷移率,優化材料特性,突破現有效率。
1. 高分子材料
典型的高分子固態材料常會混入鋰鹽,作為材料中鋰離子的來源,尤以具有龐大陰離子團的鋰鹽(如LiTFSI)為佳。這是因為大體積的陰離子,其單位體積的負電量較低,使鋰離子易脫離原本的基團,藉此增加材料的載流子濃度。而聚環氧乙烷(Poly(ethylene oxide); PEO)為常見的研究對象,便是因其能與鋰鹽(如LiTFSI)良好地互溶。這是由於鏈上具有帶部分負電荷的醚氧(-O-)結構,當靈活的長鏈隨著區域電荷的改變時,便可撓曲出能吸引鋰離子穩定存在的空間。
 
如圖三所示,高分子傳遞離子的方式可分為鏈內或鏈間跳躍。當長鏈的首尾兩端足夠靠近,使離子可由一端移動至另一端,產生類似跳躍的效果,則稱為---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三、高分子電解質傳輸機制,可分為(a)長鏈內跳躍與(b)長鏈間跳躍
圖三、高分子電解質傳輸機制,可分為(a)長鏈內跳躍與(b)長鏈間跳躍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