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收聚酯材料的循環經濟

 

刊登日期:2020/9/5
  • 字級

沈永清、楊建成、賴政文/南寶樹脂化學工廠(股)公司
 
現階段在物理性回收上仍有相當的困境需要克服,本文針對廢聚酯回收再利用進行分析,除了可減少大量聚酯瓶廢棄物對環境的破壞,亦能減少石油的消耗,比原製程節省將近80%能源,即減少75%二氧化碳之排放量。南寶樹脂針對聚酯材料方面,投入化學回收再生技術的開發,主要技術是利用解鏈劑將聚酯降解為二元醇、二元酸與二元胺等分子,於後段再重新合成不同種類的塑料。做為材料循環利用的開端,將聚酯材料透過化學反應的方式轉化成其他的材料,如常規純聚酯紡織品、緩衝材用PU發泡泡棉、泛用接著劑油性PU膠、熱溶膠型PUR以及聚酯型TPU等材料,不僅擴展應用,也讓廢棄物做高值化應用。
 
【內文精選】
前 言
塑膠製品因其重量輕、價格便宜、不易碎,所以在全世界的食、衣、住、行及育樂中隨處可見,幾乎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隨手丟棄與掩埋流失的塑膠廢棄物卻造成環境永久且重大的危害。聯合國指出,依照目前產生塑膠廢棄物的速度,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垃圾總重將會大於所有魚類的重量,海洋廢棄物種類及比例如圖一所示。因此,塑膠廢棄物如何回收再利用,就成為重要的環保課題。根據環保署的統計,臺灣一年的塑膠容器回收量就有18萬5,881公噸,占廢容器回收量的四成之多。其中PET是回收量最高的一類,占塑膠容器類回收總量的55%;而PP和PE則占塑膠容器類的42%。有鑑於此,自2010年後世界各國(包含台灣)對於限塑法令的訂定與實施的時程皆有明確的規範。
 
圖一、海洋廢棄物:各類廢棄物比例
圖一、海洋廢棄物:各類廢棄物比例
 
南寶樹脂針對聚酯材料(Polyester)方面,投入化學回收再生技術的開發,並將其應用於PU/PUR產品上,使回收塑料轉化為更高值的產品。其主要技術是利用解鏈劑將聚酯降解(Polymer Degradation)為二元醇、二元酸與二元胺等分子,於後段再重新合成不同種類的塑料,做為材料循環利用的開端。
 
塑膠材料回收之處理技術
目前市場上存在至少五種塑膠再利用技術,短期最完整的仍為機械回收方式,但中長期最有潛力的處理方法則為化學回收法生產單體或原料。以下概述各方法之優劣勢,並針對不同材料特性選擇其最佳處理方式。
4. 生產單體或原料
亦稱為化學法回收技術,可使用的方法相當多元,但大多是利用化工製程中的觸媒與溶劑,或是以酵素或微生物進行轉換反應的生化製程。將原本是高分子結構的塑膠,分解為塑膠單體,再以這些塑膠單體為再生原料,重新合成塑膠使用。
 
由於這類技術能夠替代以石油或生質物為原料來生產塑膠,且重新合成的再生塑膠品質,會與最初新生產的塑膠相同,故其發展潛力十分被看好,目前國外已有許多公司積極投入。不過這類技術的成熟度還不夠,且生產成本偏高,距離商業化量產還有一段距離。
 
南寶樹脂之廢棄塑料回收技術
前面簡述常見的塑膠廢棄物回收處理方式,接下來針對南寶樹脂目前著重的廢棄塑料做回收技術介紹。
2. 生質塑膠
為降低塑膠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議題備受重視,各種塑膠材料的回收處理以及再利用的方式也紛紛被研究。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提出封閉的塑膠材料循環之蝴蝶圖,指出二大循環—工業循環及生物循環。其中生物循環的部分,讓人類生活製造的廢棄物再次分解回到大自然,降低廢棄物對環境的衝擊。生質塑膠又可以分為生物基塑膠與生分解塑膠:生物基塑膠是含有生質原料的塑膠材質,主要是走工業循環的方式再利用,與一般塑膠相比,因導入生質原料而降低產品的碳足跡;而生分解塑膠之原料來源可以是生質或是石化,其最大的特點是可以降解回到大自然,轉化成植物可以使用的元素,在降解前可以走工業循環的方式,當物性不佳,要廢棄時,就能走生物循環方式回歸大自然。
 
生質塑膠循環利用的方式如圖五所示,可區分為機械式回收以及有機式回收二種循環方式。機械式循環中的塑料也可以透過燃燒的方式產生能源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以進入有機循環,為植物所利用。此外,市面上有許多容易讓人誤解的非生分解塑膠,例如在傳統塑料中加入光安定劑或是氧化添加劑,在特定的光線照射或氧氣環境中造成塑料分解,形成塑膠微粒,但塑膠微粒將持續存在,因此環境汙染的問題沒有解決,如圖六所示。
 
圖六、非生分解塑膠說明
圖六、非生分解塑膠說明
 
突破塑膠回收材料的困境
塑膠回收材料面臨以下幾個困境:
① 材料分類不易:生活中充斥各種塑膠材料,然而各種塑料的特性不同,導致回收處理的條件也不一樣,大部分的塑膠製品無法利用肉眼進行快速的區分,導致材料分類不易…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05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