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ch Taiwan 2018智慧顯示與觸控展」報導系列二

 

刊登日期:2018/8/31
  • 字級

材料世界網編輯部

展場印象
和去年一樣,今年的Touch Taiwan 2018仍由「智慧顯示與觸控」及「智慧製造與監控辨識」兩個展覽會組成。今天的報導將繼續針對顯示器與觸控的產品及材料進行報導。

發光二極體(LED)除了當作LCD的背光源之外,本身也是顯示色彩的元件,今年的展場中Mini-LED及Micro LED的技術與產品成為熱門的主題。

展場巡禮
顯示器產品與技術
由今年的展會可以看出,顯示器繼續朝大尺寸和高解析度發展,單就尺寸而言,85吋以上的顯示器已成為吸睛的焦點,65吋的顯示器雖然仍有不少展品,但相較之下,已經不再那麼強調尺寸,轉而朝向8K的高解析度或其他特點發展。而在較小尺寸的這一端,則有更多十幾二十吋的監視器/筆電用中型LCD面板也配備了4K的解析度,可提供近距離的高傳真影像。除了顯示器硬體的發展之外,也可以看出應用的領域繼續朝多樣化的方向發展,畫質精細、色彩豐富的各類顯示器出現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中,提供了更多的視覺饗宴。

群創
顯示器大廠群創以277吋的超窄邊框電視牆做為其門面(圖一),這是由2×8片16:9的FHD(1,920×1,080)面板所組成的。其次是昨天報導提到的100吋的16K8K  S-UHD TV(圖二),其解析度高達15,360×8,640,高寬比為16:9。接著是全球第一台65吋8K+mini LED顯示器,解析度為7,680×3,840,以RGB mini LED為背光源。還有75吋8K 120 Hz GOP TV (圖三)和65吋的8K Mega-Zone TV (圖四);去年的Mega-Zone Display只有50吋,也沒有8K的解析度,而今年已百花爭鳴,反映了大尺寸、高解析度的趨勢。

圖一、群創277吋電視牆
圖一、群創277吋電視牆

圖二、群創100吋16K8K TV
圖二、群創100吋16K8K TV

圖三、群創75吋8K 120 Hz GOP TV
圖三、群創75吋8K 120 Hz GOP TV

圖四、群創65吋 8K Mega-Zone TV
圖四、群創65吋 8K Mega-Zone TV

Kirameki顯示器今年首次出現於展場。這是一種很有特色的顯示器,它利用特別的技術,讓畫面中的物體由不同的觀看角度時會呈現不同的發光型態,對於具有光澤的物體,例如金屬或蝴蝶的翅膀,搭配高解析度時更能逼真地顯示出來。圖五是一個65吋8K的Kirameki顯示影像,現場觀看時確實極具真實感。

另外,還有強調其重量很輕的65吋4K Split TV(圖六),號稱只有大約12瓶1公升礦泉水的重量,參觀者還可以當場試拿,感受其重量。

圖五、Kirameki顯示器
圖五、Kirameki顯示器

圖六、65吋4K Split TV
圖六、65吋4K Split TV

在較特別的顯示器方面,長寬比為10:1的23.1吋ESL(Electronic Shelf Label)可用1.07G種彩色生動地顯示各項產品的特色,兼具標籤與廣告的功能,相當引人注目(圖七)。同樣展示產品使用情境的,還有15.6吋FHD(1,920×1,080)的半戶外銷售點(POS)顯示器(圖八),其操作溫度為-30~85°C。

圖七、23.1吋ESL
圖七、23.1吋ESL

圖八、15.6吋POS Display
圖八、15.6吋POS Display

在一般家用的大尺寸電視中,除非在60吋以上,否則4K和FHD的解析度對人眼是沒有什麼差別的,但在20多吋的遊戲或電競領域,4K在這樣的觀看距離可以顯示更逼真的情景,搭配極短的響應時間(Response Time)和極高的畫面更新頻率,可以滿足玩家的需求。圖九是28.4吋電競顯示器,其響應時間為6 ms,畫面更新頻率為144 Hz。另外還有16.1吋FHD的遊戲顯示器,畫面更新頻率也是144 Hz,但是響應時間只有3ms。

圖九、28.4吋電競顯示器
圖九、28.4吋電競顯示器

圖十是長寬比例較特別的34吋21:9監視器,可以想見的是,它很適合用來顯示一個很長的畫面或一左一右的兩個主畫面,怎麼使用則有賴於使用者的創意。

圖十、34吋21比9 Monitor
圖十、34吋21比9 Monitor

友達
友達的門面是由85吋8K4K無邊框(Bezel-less)ALCD領銜組成,照片見昨天報導。其次較引人注目的是全球最大的65吋4K 144 Hz的電競顯示器(圖十一),可以想像遊戲者身處在這樣的畫面之前會有多麼淋漓盡致的感覺,這個顯示器採用量子點技術,色域超過100% NTSC,也是無邊框的設計。

圖十一、AUO 65吋4K電競顯示器
圖十一、AUO 65吋4K電競顯示器

友達特別將各種尺寸的遊戲顯示器集中在一起,各有其特色,例如強調其Mini LED HDR 1000的32吋4K 144 Hz和27吋4K 144 Hz顯示器,強調其快速響應時間的1 ms / 165 Hz 27吋QHD及< 0.5 ms / 240 Hz 25吋 FHD顯示器,還有筆電尺寸的窄邊框17.3吋 FHD 144 Hz,HDR 600 17.3吋 4K和Mini LED HDR 1000 的15.6吋4K顯示器等。即使不強調是遊戲用,在更小尺寸的13.3吋LTPS筆電顯示器中,也看到4K的身影(圖十二),可見4K的市場滲透力道之強。

圖十二、AUO NB 4K Display
圖十二、AUO NB 4K Display

形狀跳脫傳統矩形的13.2吋Free-form顯示器如圖十三所示,其解析度為1,200×1,600,也具有高亮度(1,000 cd/m2)和高色域(85% NTSC)的特點。

圖十五、AUO 13.3吋TP
圖十三、AUO 13.2吋 Free-form Display

顯示器在運輸領域的應用一直是這幾年的重點,圖十四是整合了三個顯示器的車用顯示器,包括兩個12.3吋(其中一個有in-cell觸控功能)和一個13.2吋。圖十五是13.3吋4K LTPS觸控顯示器,另外還有15.6吋4K LTPS觸控顯示器。

圖十六是像素密度高達1,000 PPI的2吋穿戴用顯示器,以Mini LED為背光源,是今年的得奬展品。

圖十五、AUO 13.3吋TP

圖十四、AUO車用顯示器

圖十五、AUO 13.3吋TP
圖十五、AUO 13.3吋TP


圖十六、AUO 1000 PPI Display
圖十六、AUO 1000 PPI Display

華映
華映的展區中車用顯示器為一大重點(圖十七),圖十八是25吋及27.73吋結合而成的顯示器,圖十九是12.3吋的Free-form顯示器。


圖十七、CPT車用顯示器
圖十七、CPT車用顯示器
 

圖十八、CPT Combined Display
圖十八、CPT Combined Display

 

圖十九、CPT 12.3吋 Free-form
圖十九、CPT 12.3吋 Free-form

宏齊科技
宏齊科技展出了一個138吋、像素間距1.58 mm的LED顯示器(圖廿),相當引人注目。如果是110吋,則像素間距為1.25 mm。因為LED顯示器是自發光,所以具有很大的水平和垂直視角(±160°),應用的場合為會議室、控制室、展演廳和室內廣告等。

圖廿、宏齊138吋LED Display
圖廿、宏齊138吋LED Display

工研院
工研院今年以「迎向下世代顯示新應用」為主題,展出15項創新技術,透過情境式互動體驗,展現工研院於經濟部技術處支持下,在5+2產業創新政策中「亞洲.矽谷」與「晶片設計與半導體」的研發成果(圖廿一)。

圖廿一、工業技術研究院展館

圖廿一、工業技術研究院展館

顯示器在未來將融入更多生活場景,扮演人機互動上重要的角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介面,並以摺疊、透明、捲曲、任意拉伸等方式,結合人工智慧(AI)、視覺、語音辨識等功能,創造多元的終端應用。工研院此次展出的「動態虛實互動水族窗」與「靜態虛實互動展示窗」,整合高透明AMOLED顯示、影像辨識、人機互動等技術,提供未來生活更多應用。

「動態虛實互動水族窗」,係結合目前全球最高穿透率達70%的「高透明AMOLED觸控顯示」、「動態物件辨識」與「指向互動技術」,參觀者只要點向魚缸內有興趣的魚種,系統即可聰明的透過參觀者注視的方向和手勢做出判斷,在透明的水族箱上提供對應的互動資訊。未來可望廣泛應用於商場與展場,同步展示商品並精準的提供相關資訊;也可應用在博物館等展示空間,同步介紹展品內容;應用在交通運輸方面則可同時提供駕駛與乘客交通狀況等相關資訊。

工研院展出的軟性顯示器強化技術,包括「高硬度耐磨保護層材料」,透過整合高分子樹脂與無機奈米粒子技術,使材料不僅硬度高、防刮,更可覆蓋於軟性OLED元件表面,適用於可撓的曲面應用;通過相當於鉛筆硬度7H硬度測驗的「外摺式7H抗刮耐磨觸控 AMOLED面板模組」,向外摺疊半徑3公釐,透過保護層與特殊應力緩衝設計,克服螢幕外翻時所產生的外拉應力,「外摺式耐衝擊觸控 AMOLED面板模組」通過自35公分高度、重量135公克鋼球自由落下之衝擊測試,確保在各種使用情境下面板依舊完好如初,提供「耐刮、耐磨、耐衝擊」的解決方案,大幅提升下世代顯示裝置所需之耐用度,有助於加速可摺疊觸控AMOLED商品化(圖廿二)。

 圖廿二、工研院展示的「外摺式耐衝擊觸控 AMOLED面板模組」
圖廿二、工研院展示的「外摺式耐衝擊觸控 AMOLED面板模組」

另外,工研院以自有FlexUPTM軟性基板和軟性顯示核心技術為基礎,整合開發4層重佈線層(RDL)之面板級扇出型晶片封裝,其中重佈線層銅導線之線寬最小可達1.2微米,提供軟性穿戴示、可攜式行動裝置之高精度運算之晶片產品封裝應用,解決了以往技術難以提升接腳密度的瓶頸,並具備超薄可撓曲的優勢。

穿戴裝置時代來臨,工研院開發的軟性壓電元件,透過薄膜材料的改良,僅須輸出電場,便可讓薄膜達成高頻振動。相較於一般音響、喇叭音頻超過20kHz音質便會明顯衰減,軟性壓電材料頻率響應可達40kHz,在高音頻上有極為優異的表現。由於薄膜可撓、輕薄的特性,可應用於軟性電子與穿戴式裝置上,與目前市面上的薄膜元件相較,工法簡單,不畏濕氣,環境耐受性佳,符合移動潮流。目前該項技術已技轉工研院新創公司華一聲學,積極開拓新世代穿戴商機(圖廿三)。

圖廿三、工研院利用軟性壓電材料製作的喇叭,在高音頻具有極優異表現
圖廿三、工研院利用軟性壓電材料製作的喇叭,在高音頻具有極優異表現


觸控面板材料
低片電阻透明導電膜
從最早的電阻式觸控面板時期開始,ITO玻璃和ITO Film就是重要的透明導電材料,直到大型投射電容式觸控面板興起,要求更低(< 100 Ω/□)的片電阻,原有的ITO玻璃和ITO Film無法滿足這個要求,奈米銀和金屬網格等透明導電膜材料因而崛起,在觸控面板中佔有一席之地。

在電阻式觸控面板時期就以其ITO Film而聞名的日東電工,繼數年前推出片電阻100 Ω/□的ITO Film之後,今年又推出新透明導電膜展品AP10(圖廿四),一口氣將片電阻降低到10 Ω/□,低於典型金屬網格的30 Ω/□。AP10的膜層結構為導電層/AC層/PET基材/AB層,其中AC層是Under Coat,AB層可避免透明導電膜切割後彼此吸附在一起;至於導電層,現場人員只透露是無機材料,進一步詳情則不得而知。

圖廿四、Nitto TC film
圖廿四、Nitto TC film

除了低電阻之外,AP10也不容易發生金屬網格的波紋現象(Moiré),現場並放有AP10與金屬網格的樣品以供比較。記者實際觀察的結果,確實可看出金屬網格有輕微的彩虹紋,而AP10則沒有。

超薄玻璃上的銅網格
日本電氣硝子(NEG)展出了超薄玻璃上的銅網格(圖廿五),超薄玻璃具有一定的可撓性,但是不耐碰撞,容易破裂,是製程中的最大挑戰。

圖廿五、NEG Metal Mesh Glass
圖廿五、NEG Metal Mesh Glass

以上為材料世界網特派員來自於Touch Taiwan 2018智慧顯示與觸控展現場Live報導。

相關閱讀:「Touch Taiwan 2018智慧顯示與觸控展」報導系列一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