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光電、航太、生醫及行動通訊於高頻傳輸等領域之快速發展,針對高性能工程塑膠之需求量大幅提升,液晶高分子(LCP)因其具備低吸水率、抗化性佳、高阻氣性,以及低介電常數/介電耗損因子等特性而成為主要研究材料之一。 工研院材化所研究團隊透過精密聚合技術、材料微結構解析、流變應用平台及精密製膜加工等技術之開發與建立,試圖了解材料之本質性與微結構及膜材加工製程之關聯,最適化LCP膜材之加工條件,企圖開發具有低介電常數/介電耗損連續式製程之LCP薄膜。本研究主要於開發複合材料配方,並將其應用於製程調控,透過流變與加工連結,改善成膜品質,同時以此平台做為未來新材料加工適性評估之依據。 市場趨勢 目前全球LCP樹脂市場概況與應用分布如圖一,預估至2017年全球LCP樹脂產量約達4.8~5.0萬公噸,主要應用在電子與通訊產業,由於LCP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候性、低吸濕性、耐化學性等優點,目前電路板上的連接器材料為主要應用領域。LCP材料介電傳導較目前市面上PI材料來的佳,材料性能比較如表一,在未來4G/5G的高頻傳輸需求下,LCP材料有望取代目前普遍使用的PI材料,截至2015年,LCP材料在軟板應用成長率超過20%。目前LCP原料與膜材生產公司集中在美國與日本,其發展與現況如表二。 LCP薄膜加工技術目前發展 如前所述,LCP材料具強烈順向性,於加工製膜後,其中 LCP分子流動特性受加工製程影響,對薄膜機械性質影響示意圖如圖三。其中最早投入 LCP膜材製作開發的Superex(Foster-Miller)公司,藉由旋轉模頭調控不同方向剪切應力,以調控分子排列順向性,如圖四所示;日商Kuraray則是透過吹膜製程中之吹脹製程,近一步調控 MD/TD方向的薄膜特性;Primatec(Japan Gore-Tex)則提及可透過雙軸延伸二次加工方式來增加TD方向分子排列特性等。 工研院研究團隊對於 LCP材料之聚合製程、熱性質、黏彈性、精密製膜加工、薄膜性質評估等進行整合。透過熱性質及流變儀分析,了解 LCP材料並無明顯熔點熱焓值(∆H: 1~5 J/g),具 LCP材料流動溫度接近熔點。以流變儀解析其流動及加工行為(圖五),LCP材料熔融黏度隨著加工溫度提高而下降,並且當加工溫度高於Tm時,其黏度下降較為劇烈,顯示若於加工製程中,此現象可能造成黏度過低而無法有效地押出成膜;並需了解其冷卻溫度的控制,此部分與吹膜成型相關,藉由流變平台之融熔強度量測,可了解高分子於融熔體狀態之加工特性,因此,溫度的控制及高分子融熔強度決定成膜之特性。 圖四、同時異方向旋轉模頭於LCP加工製膜應用 1. 複合配方加工製膜製程調控LCP薄膜厚度與表面均勻性 隨著對 LCP材料本質包含物性、黏彈性等更深入的了解,目前於 LCP薄膜加工技術中,為解決先前使用 T-Die 進行薄膜押出不易控制薄膜厚度與膜面不平整等問題,開發使用複合配方押出的加工手法,有效控制 LCP薄膜厚度介於 45~55 µm,如圖八所示,同時大幅提升 LCP膜面均勻度以利後續銅箔貼合製程。 2. 動態流變評估材料加工適性 為加速連結 LCP聚合分子結構設計與作為線上加工製膜製程先期評估,工研院材化所開發與透過流變加工平台,評估LCP工程級塑料之基本物性與加工適性,試圖由…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八、工研院材化所LCP薄膜膜捲與厚度量測 作者:陳姵吟、黎彥成 / 工研院材化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59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光學級PET薄膜市場與技術應用趨勢 軟性高介電混成基板材料 從Finetech、Filmtech及Plastic Japan 2013看最新薄膜技術與應用發... 新穎5G軟性基板材料開發與應用 適用於電路基板之耐彎曲氧化鋯陶瓷薄膜 熱門閱讀 下世代產業所需高功能性新材料—電動車用高分子材料 再生塑膠產業鏈發展現況及政策趨勢—廢塑膠回收材料 台灣優勢產業所需材料—半導體化學品 生質尼龍及關鍵化學單體的生產及應用 台灣石化產業未來轉型之策略方向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