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導言】1頁 2005年,IEEE會議上首次對軟性電子給了定義:「軟性電子是一種技術的通稱,是一種建置在薄塑膠片或金屬薄片之軟性或可彎曲基板上的元件與材料的技術」。如今以軟性電子為基礎的各種元件與裝置已開始普及於市場。在可預期的未來,透過以軟性基板所設計出的一種薄膜系統(System on Foil)可以軟性互連方式,結合太陽電池、薄膜二次電池、感測器、OLED、CPU、記憶體等各式分離式元件,軟性電子將可開創出更貼近日常生活的任意構型光電電子產品,如汽車內部氣氛營造、曲面儀表、提供即時行車資訊的車窗透明顯示器、感測、安全防護、娛樂載具。又如穿戴式智慧型裝置,不僅可提供通訊、即時資訊,更可作為健康照護的生理監測,未來更是仿生機器人的重要構成元件。而光是汽車領域的應用,根據市場研究公司IDTechEx Research最新發表的《2016~2026年印刷與軟性電子的汽車應用》研究報告,未來十年內將成長至超過55億美元的市場規模。 本期光電特刊特別選擇了軟性光電電子產品所需的相關材料技術作介紹,內容包括:塑膠基板與封裝材料在軟電上的發展現況、溶液製程的OLED材料、印刷電子技術發展、高折軟性照明取光材料、透明顯示投射膜、軟性太陽能封裝材以及軟性可撓曲之有機及鈣鈦礦太陽電池材料技術等。期望能夠藉由本特刊的介紹,引導更多國內材料及化工業者投入相關的軟性光電材料技術開發,提供給系統產品業者更寬廣的設計想像空間,進而開發出更符合人性及需求的未來產品。 科技來自於生活的需求,未來的商機也是一樣。 Download檔案下載 加入會員 分享 轉寄 聯絡我們 延伸閱讀 體感互動裝置元件與模組技術介紹 2022年耐熱、透明光學聚合物全球市場將擴大至6 .6兆日圓 可撓性電子產業應用與未來發展趨勢 導電高分子於可彎曲式觸控面板及顯示器之應用契機 可撓曲式觸控感測材料 熱門閱讀 下世代產業所需高功能性新材料—電動車用高分子材料 再生塑膠產業鏈發展現況及政策趨勢—廢塑膠回收材料 台灣優勢產業所需材料—半導體化學品 台灣石化產業未來轉型之策略方向 CO2 氫化生產甲醇新世代觸媒與程序 相關廠商 金屬3D列印服務平台 山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高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喬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正越企業有限公司 照敏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永光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桂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大金先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大東樹脂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志宸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