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開發寬波段螢光體,可望藉此實現近紅外光LED開發

 

刊登日期:2020/4/22
  • 字級

近紅外線經常被應用於農作物等非破壞成份分析的用途,並在生物體的應用上頗受期待。由於這些領域使用LED,因此有必要結合寬波段紅外光螢光體。日本青山學院大學一直以來積極推動近紅外線LED的寬波段近紅外光螢光體的開發,目前正在開發可對應一般光譜分析器所使用之矽類(Si)(700~1100 nm)、銦鎵砷化物(InGaAs)(900~1700 nm)的螢光體。

螢光體透過母材與發光中心(稀土類離子或金屬離子)的組合應用,發光特性會有不同變化。青山學院大學在母材使用了氧化物玻璃(Oxide Glass)的螢光體,確認添加了3價的鐠(Praseodymium)的鍺酸類玻璃(Germanate Glasses)在760~1100 nm發光;3價的鐠與3價的銩(Thulium)共摻(Co-doping)的話,可實現在700~1300 nm的發光。

而在母材使用了氧化物多結晶的陶瓷螢光體則是具有易於長波長化的特徵。添加了3價鉻(Chromium)的鈮酸類(Niobic Acid)在700~1200 nm;共摻3價的與4價鉻的話,則達到了650~1400 nm的發光。上述兩項皆可與藍色LED共同運用。今後研究團隊將朝1700 nm左右的長波長化、提高光輸出功率為目標,強化材料開發。


資料來源: 化學工業日報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