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車用鋰電池產業發展現況分析

 

刊登日期:2010/4/27
  • 字級

面對兩岸鋰電產業規模差異,以及布局未來車用鋰電池的龐大商機,台灣鋰電池產業發展策略不在於與中國大陸產業進行規模及價格競爭,而是凸顯產品開發的技術能力及應用端的整合能力。在策略上,除加速往高容量與高安全性的車用大電池發展之外,並應配合中國大陸電動汽車及電動二輪車市場需求,切入中國大陸車用鋰電池產業供應鏈。如材料廠商應配合中國大陸磷酸鐵鋰發展需求,積極布局相關材料專利與提升量產規模;鋰電池芯與模組部分,台灣應善用電池技術能力及量產品質優勢,吸引中國大陸電動汽車廠與台灣廠商合作,透過模組設計、製造與產品品質的優勢,將鋰電池核心技術,包括電池設計及生產製程等根留台灣,而標準化且需大量生產製造部分則在中國大陸完成。如此,才有機會在爭取中國大陸車用鋰電池商機的同時,持續在台灣建立國際級的競爭優勢與研發能量。

鋰電池產業發展現況
根據各國的補助政策及車廠推出的電動車計畫,預計在2012年開始進入小規模量產階段,而彙整國內外研究機構的產值分析資料,預期2020年全球電動車年銷售量可達300萬輛。其中,假設70%為充電式油電混合車(PHEV)及30%為純電動車(BEV),推估2020年全球車用鋰電池的產值為4,625億新台幣,如圖三所示。


圖三、全球電動車用鋰電池市場預估

兩岸鋰電池產業的競爭力分析
1. 兩岸鋰電池產業供應鏈分析
目前兩岸在上游材料、中游電池芯及下游的電池模組都有廠商投入,茲整理兩岸鋰電池供應鏈的代表廠商(圖五)及發展狀況如次。
(1) 3C 用鋰電池
台灣在上游材料(正極、負極)、中游的電池芯、下游的電池模組等都有廠商投入,電池芯的技術能力與產品品質具國際水準,筆記型電腦用鋰電池模組為全球主要供應商。中國大陸在上游材料(正極、負極、電解液、隔離膜)及中游電池芯生產製造具產量經濟規模,低成本為其主要競爭優勢,目前為全球手機用鋰電池主要供應廠商。
(2)動力鋰電池
台灣憑藉3C 鋰電池產業基礎,已切入電動手工具機的電池模組設計與生產,技術上具全球競爭力;電動二輪車用鋰電池部分,已積極投入電動二輪車用鋰電池芯、電池模組(含電池管理系統)設計與生產,技術上具領先優勢;電動汽車用鋰電池部分,雖有電池芯出貨給國際車廠的實績,但仍在開發電池管理系統。

2. 兩岸鋰電池芯的產業競爭力分析
就全球鋰電池芯的產能現況而言,台灣鋰電池芯廠商雖稱不上具主導地位,但分析其應用範圍及技術能力,則發現台灣廠商在電池設計、電池品質均一性皆具有國際競爭水準,此優勢主要應用在醫療設備、軍事設備、電動手工具機及車用電池上,而捨棄價格競爭激烈的手機電池(因手機電池只需一顆即能解決,相對於NB 用電池組需要串並聯設計能力,是進入障礙較低且拼價格的產業,技術領先的日本、韓國及台灣廠商幾乎都放棄這一塊市場)。因此,在產業供應鏈能力部分,我國廠商在電動手工具機的鋰電池芯與模組設計能力上具優勢。而中國大陸廠商在電動汽車的鋰電池芯與模組設計能力上具優勢。

至於兩岸鋰電池在全球市占率的強弱矩陣分析(圖七),台灣廠商在電動手工具機具有主導性。而中國大陸在電動二輪車部分,因為是全球第一大市場,預期未來由鉛酸電池轉換為鋰電池的過程中,現有鋰電池廠商接近電動二輪車廠商與市場,相對較容易取得商機,我國廠商則以提升價格競爭力(包括取得低價鋰電池芯及整體電池模組價格),才能隨市場需求擴大而取得更多商機。


圖七、兩岸鋰電池產業在全球市場占有率之強弱矩陣分析

兩岸車用鋰電池發展目標
在中國大陸十一五計畫的鋰電池發展目標(表一),主要鋰電池廠商已著手開發車用鋰電池技術,如比克天津廠已與一汽車集團子公司簽訂20 輛電動巴士的電池組及電池管理系統合約。整體而言,中國大陸鋰電池廠商配合國家政策爭取車用鋰電池商機的策略已十分明確。

台灣部分,按目前法人科專計畫的發展目標,鋰電池技術朝提高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安全、壽命及降低鋰電池成本等方向發展。台灣鋰電池技術突破方向整理如表二所示……詳細全文請見原文

作者:林維林/工研院產經中心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279期」,更多資料請見:https://www.materialsnet.com.tw/DocView.aspx?id=841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