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向淨零排放:自然為本碳匯與認證方法學

 

刊登日期:2023/7/5
  • 字級

柳婉郁、歐岱恩 / 中興大學森林學系
 
因應「2050淨零減碳」之政策目標,多數國家認知到減緩氣候變遷之方法不可侷限於減少排放,還須增加碳吸收(碳匯)。因此,全球在積極投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同時也在尋找增加碳匯的方法。試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人們發現若要從根本解決氣候變遷問題,勢必得考慮改善人類與自然環境的互動關係。因此近年以自然為本之解方(NBS)開始受到重視。本研究主要分析何謂NBS,介紹NBS之定義及發展、NBS增匯之認證方法以及未來相關應用。
 
【內文精選】
前 言
根據IUCN對NBS的描述,NBS若只是以一個專案的方式執行,效果會很有限,因此若能在一個區域內進行多項NBS專案,不論是同時執行或分期進行,只要能夠確保專案間的連結越高,則NBS專案的效果會越好。但礙於NBS迄今都沒有一個明確、固定的標準,缺乏框架的後果就是專案執行者要說服當地民眾、投資人、甚至是政府投入NBS專案時的說服力度會讓人無法信服,專案結束後的成果評估也會因為缺乏統一框架的關係,而遭人質疑是否具有公平、公正的效力,故迫切需要一個可供依循的框架以執行NBS專案。有鑑於此,歐盟執行委員會於2015年首次提出官方之定義。而IUCN也在2016年的世界保護大會上針對NBS提出其定義:「Actions to protect, sustainably manage, and restore natural or modified ecosystems, that address societal challenges effectively and adaptively, simultaneously providing human well-beingand biodiversity benefits」;除此之外,IUCN提出了八項準則,包含:①解決社會問題、②根據問題尺度進行專案規劃、③增加淨生物多樣性、④具經濟可行性、⑤社會公平性、⑥平衡與權衡、⑦適應性管理,以及⑧主流化與可持續性,如圖一。
 
圖一 、「以自然為本之解方」的八項準則
圖一 、「以自然為本之解方」的八項準則
 
自然為本碳匯之方法學
森林碳匯,又稱為綠碳,是目前應用範圍最廣、最廣為人知的方法類別。綠碳的主要作用方法是以森林為核心,透過復育退化林地、改善林場經營管理、避免林地變成其他土地利用類型等方法,人為地增加森林吸收的溫室氣體總量;同時也要確保被吸收的溫室氣體不會從其他地方再度被排放到大氣中,因此需要針對已經吸存的部分進行監測。為了盡可能貼近實際的減量狀況,碳匯方法會因應各地的緯度、海拔、氣候等條件而設計不同的方法,藉此降低監測時的誤差。
 
在提到自然碳匯時,綠碳是最常被提及的碳匯,但另外兩項,黃碳以及藍碳與人類活動也息息相關。以黃碳為例,黃碳若能合理運用,對於溫室氣體移除的貢獻將遠大於綠碳。根據Stockmann等人之研究,黃碳在全球的存量估計為2,500 Gt,黃碳是以土壤有機質為核心進行溫室氣體移除之碳匯。土壤有機質中的碳可以分成有機碳以及無機碳,有機碳約為1,550 Gt,占土壤碳庫的62%;無機碳約950 Gt,約占土壤碳庫的38%。在貢獻碳匯之餘,黃碳對農業的收成表現也有影響,該影響主要來自於黃碳中的有機質含量多寡。土壤碳可分為有機碳與無機碳,而有機碳是作物的主要營養來源,黃碳中的有機質也包含某些會影響作物生長狀況的微量元素,因此黃碳的多寡對農業之影響甚鉅。另外,有機碳也會影響土壤的物理組成狀態,有機碳含量愈高的土壤,土壤中的孔隙愈多、團粒構造數量也更多,更能夠穩定土壤結構,因此也能提升土壤之水土保持能力。
 
自然碳匯中最為冷門的當屬藍碳,藍碳是指利用海洋儲存碳的碳匯方法。藍碳可利用的碳吸存工具包含:紅樹林、沿海海草床、沿岸沼澤地、深海底泥、海洋生物等。如表三,目前最為成熟的藍碳為:①濕地保護與復育;②沿岸泥灘地復育;③紅樹林的植林與再造林等。根據研究,沿岸生態系的碳儲存量是熱帶森林的2~4倍、溫帶森林的3~5倍,沿海與河口生態系的年碳儲存量達到16.5百萬噸二氧化碳。濕地方法學中最具潛力的當屬紅樹林,以Verra的VM0024為例,透過利用紅樹林於河口進行造林,可以發現多數的碳匯方法通常都不會只包含一種碳匯,VM0024就是綠碳、黃碳與藍碳結合的一個典型案例。雖然目前紅樹林最為普遍利用,但不代表其他的方法就不受到重視,例如VM0004,泥灘地是藍碳中一個重要的碳匯區域,但因該環境極度脆弱,若有過多的擾動就可能造成大量溫室氣體逸散,因此VM0004要避免在泥灘地森林進行土地利用,力求泥灘地維持原樣以避免因為過多的人為活動造成泥灘地擾動過大而導致溫室氣體逸散 ---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表三、藍碳方法
表三、藍碳方法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439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