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限塑政策及產業因應

 

刊登日期:2019/12/5
  • 字級

陳明君/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一項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的研究報告,針對1834~2009年美國加州聖塔芭芭拉沿海地層,進行微塑膠沉積物的歷史變化分析,發現層中的塑膠正好反映了過去70年中,塑膠產量的指數成長變化。研究人員更認為,在繼青銅和鐵器時代之後,塑膠層可以用來標記人類新世紀的開始,未來歷史有可能將我們生活的年代命名為「塑膠時代」。
 
【內文精選】
前言
自1930~1940年代商業化發展以來,隨著人類的生活方式改變,塑膠已在消費市場上變得越來越占主導地位,使用量也隨之成長,伴隨而來的塑膠垃圾問題也日益嚴重。除了可見的塑膠廢棄物,如食品包裝、餐具、寶特瓶等之外,近期《Science Advances》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微塑膠(Microplastic; MP)更是無處不在,這種顆粒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膠顆粒(2/3的顆粒是塑膠纖維、1/5是其他塑膠的破碎碎片、1/10是塑膠薄膜),係每年由數百萬噸被丟棄到環境中的塑膠,經環境的衝擊被分解成不會生物降解的微小顆粒和纖維。從最深的海洋到高山的空氣,到處都發現了微塑膠,即便在北極地區也已經有相當數量的微塑膠存在。
 
國際限塑的範疇與影響材料發展的趨勢
2. 國際限塑的範疇
塑膠產量在1964年至2015年間增長了200倍,年產量從200萬噸增加到4億多公噸。預估未來塑膠產量至2035年將成倍數成長,2050年則將成長近四倍。根據聯合國環境署2018年針對全球塑膠生產製品應用統計,由石油衍生的塑膠用量,在各項應用中,以包裝為應用項目最大宗。詳細圖示請參考圖二。
 
3. 限塑範疇影響材料發展趨勢
根據全球限塑/減塑範疇分析目前全球的產業與商品販售趨勢,在材料的開發上,除配合產品需求外,更強調以降低環境的負荷、減少初級塑膠(強調回收再利用)用量為發展方向(圖三),可歸納為下列:
①可堆肥材料:難以回收(如與食品接觸沾染油漬等)
③材料、添加劑形式的選用:增加回收的質量和經濟效益
⑤多層複合材料的創新研發:針對功能性特殊產品,以易分離回收為發展方向
 
圖三、國際限塑範疇影響材料發展趨勢
圖三、國際限塑範疇影響材料發展趨勢
 
限塑/減塑政策驅動下國際大廠的因應策略
1. BASF–「化學循環專案」(ChemCycling)
2018年12月BASF宣布進行塑膠廢棄物轉化為塑膠原料(廢棄物轉化為石油)計畫,稱之為ChemCycling,化學循環為目前無法回收的混合或沾染油污的塑膠廢棄物提供了一種創新的再利用途徑。一般來說,這些塑膠廢棄物通常被送去掩埋或焚燒進行能量的回收;但化學循環則為塑膠廢棄物提供了另一種選擇,其透過熱化學製程,用來生產合成氣或油品,製成的再生原料可以取代部分石化資源。BASF的Chemical Recycling概念請參考圖四。
 
圖四、BASF Chemical Recycling
圖四、BASF Chemical Recycling
 
3. 雀巢–成立環保包裝研發中心,承諾2025年所有產品的包裝將100%可重複使用或回收
據雀巢估計,2018年使用的塑膠約150萬噸,為有效達到減少塑膠的用量並朝向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雀巢在2018年4月公布,承諾到2025年雀巢公司所有產品的包裝將100%可重複使用或回收。
 
為達到2025年的目標,雀巢於2018年12月在瑞士成立環保包裝研發中心,專注於可回收、生物可分解或可堆肥聚合物以及功能性紙張、新包裝概念和技術的研究…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96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