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發電產業遇上貿易大戰

 

刊登日期:2014/8/11
  • 字級

林江財 / 台灣熱泵協會理事長、工研院綠能所顧問、英業達集團綠能專家顧問

能源對於一個國家的民生、工業、經濟發展絕對是命脈,美國的「新雙反調查」在2014年6月3日公佈對中國反補貼的初判,稅率為 26-35%,遠超過 2012年的第一次雙反的結果。而對於中國與台灣的反傾銷判決,在7月25日宣佈台灣平均被課以高達 36%的反傾銷稅,此一結果將嚴重影響台灣的 PV產業對美國的出口,以及台灣太陽電池的銷售價格。由於 PV產業在台灣的快速發展,太陽電池的產能已經達到 10 GWp的規模,受惠於第一次的美國雙反,使得中國模組廠轉來太陽電池的訂單,使得台灣四大太陽電池廠因而由虧轉盈。然而美國雙反之後,許多下游的 EPC已經轉向非中國的模組供應商。未來台灣的太陽電池廠可能得走上為模組廠做代工,尤其具有知名度的國際品牌,如韓國、日本或歐洲的模組廠。如今台灣也身陷雙反的風暴中,台灣太陽光電產業的未來該如何脫困?不只是 PV產業要關心的議題,政府與民間團體更應該有所瞭解。本文主要探討新雙反調查的緣由,與台灣 PV產業的未來發展該如何走?

全球太陽光電市場成長快速
2013年 PV系統的安裝量為 38.4 GWp;與 2012年的 30 GWp比較,成長率仍有 28%之高;而全球累計到 2013年的 PV系統安裝量,更高達 138.9 GWp,太陽光電的未來是前景可期。2013年全球各地區的 PV系統安裝容量如圖一所示。如此規模相當於 32座大型燃煤火力發電廠,每年可以發電 160 TWh (= 1,600億度電),更可以提供 4,500萬戶的歐洲家庭用電需求。2013年在 PV發展的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亞洲的市場總計占了全球的 56%,首度超越歐洲。中國當年度 PV系統安裝量也高達 11.8 GWp,其中 0.5 GWp是屬於獨立型(Off-Grid),成為世界最大的 PV市場。緊接著是第二位的日本,亦有 6.9 GWp安裝容量,第三位則是美國的 4.8 GWp。在歐洲仍然以德國的 3.3 GWp居首位,超過 1 GWp的國家有英國(1.5 GWp)、義大利(1.4 GWp)、羅馬尼亞(1.1 GWp)與希臘(1.04 GWp)。但是歐洲仍然有些國家的安裝量卻不升反降,例如法國由 1,115 MWp 降為 613 MWp;比利時由 600 MWp 降至 215 MWp;丹麥也由 300 MWp走下坡掉到 200 MWp。2013年在亞洲的印度也達到 1,115 MWp;韓國為 442 MWp;泰國亦有 317 MWp,而北美的加拿大安裝量也有 444 MWp。整體而言,歐洲除德國與義大利的大幅滑落外,整體歐洲的安裝容量在過去的3年中,都是相對穩定地達到 6 GWp左右。若以累計安裝容量考量時,歐洲在 2013年的累計容量高達 81.5 GWp,占全世界的 59%;而 2012年的占比為 70%,2011年時占比為 75%。

如果再就歐盟太陽光電產業協會(European Photovoltaics Industrial Association;EPIA)的預估,2014年到 2018年的市場成長將更可觀(見圖二),其中以低成長或高成長兩個不同的情境來分析 PV市場發展。低成長的情境在 2014年全球市場約 35 GWp,到 2018年全球市場僅達 39 GWp。如果採用高成長情境來分析,2014年全球全年市場規模為 51.7 GWp,到 2018年全球市場可以達到 68.6 GWp。其中不同國家地區的安裝比例,也會因為諸多因素而有所改變;歸納歐洲市場----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檔案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二、到2018年全球各地區年度PV安裝容量高低情境的進展估計

★完整內容請見下方檔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