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下生物經濟之商機展望(上)

 

刊登日期:2019/5/27
  • 字級

陳明君/工研院產科國際所
 
所謂的循環經濟,是指所有產品、材料皆可被分別納進生物與工業兩個循環,並在其中永生不息,消除了廢棄物的概念,其中以生物循環為主的生物經濟正在崛起,它的誕生則是由於氣候變化和對地球資源的不可持續開發所造成的,其成熟為生質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生物經濟定義
所謂「生物經濟(Bioeconomy)」是在生物資源或生物技術基礎上,發展成產品與服務的一種經濟型態,包括所引導衍生的所有經濟活動,這些生質來源或是產品包括了食物、作物、生質材料、生質能源、生質化學品以及各種含生物質的相關產品。也就是說,生物科技技術與經濟活動密切連結而成「生物經濟」,是一種涵蓋非常廣的概念。生物經濟定義,請參考圖一。
 
圖一、生物經濟定義
圖一、生物經濟定義
 
生質產業屬工業發展項目之一,上游作物是最重要的原料來源,如何取得料源,將是我國發展生質產業的首要。佈局生物材料技術,帶動我國化工製程與設備產業轉型,建立後石油時代台灣的循環經濟發展的基礎,為將來進入綠色材料貿易市場做好準備。
 
亞洲國家整體經濟與生物質市場概況
近年,在循環經濟的議題下,帶動了所有的產業活動,而所謂的生物經濟循環,則是指在生物資源或生物技術基礎上,發展成產品與服務的一種經濟型態,包括所引導衍生的所有經濟活動。 
 
然而,生物經濟產業具有對資源與技術依賴性強、市場壟斷性低以及產品多樣性等特點,這些對發展中的亞洲國家,特別是在生物資源豐富、技術基礎相對較差,可以利用資源豐富的特點,吸引國際上進行生物技術產業研究與開發大廠的投資,為其創造並且帶動經濟成長的機會。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所公佈的亞洲國家經濟狀況顯示,2014-2017年亞洲國家農業部門占GDP的比重,介於10~20%之間;農業部門的勞動力投入,則介於40~50%,顯見機械化程度低,農業人口仍普遍以採取勞動力的方式來進行作物生產的方式,以致於單位產能低,農民收入相對的也偏低,需仰賴政府的法規與補貼。但就整體亞洲國家的經濟成長狀況分析,實質GDP成長率分佈在2.5-7.0%,顯示其經濟成長依然強勁。亞洲國家GDP成長狀況,請參考圖二。
 
圖二、亞洲國家的實際GDP成長依然強勁
圖二、亞洲國家的實際GDP成長依然強勁
 
亞洲生物質市場現況
生物經濟的發展與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息息相關,而所謂的生物多樣性,則是指生物(包含動、植物、微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生態複合體,以及與此相關的各項生態過程的總和,包括生態系統、物種和基因等三個層次。生物多樣性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條件,是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亦是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的保障。
 
截至2015年年初的研究調查,全球共有35個地區被認定為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其中亞洲區域就含括了13個,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價值最高的區域之一。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分佈,請參考圖三。
 
亞洲區域因地理位置,富含豐沛的能源作物,就目前生質產業發展的主要料源進行初步的統計,在甘蔗的部份,總產量達---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