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功將熱利用氫氣製造的主反應大幅省能源化,製氫效率達40%

 

刊登日期:2020/5/21
  • 字級

日本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QST)與芝浦工業大學、日本原子力研究開發機構(JAEA)共同開發了一項技術,利用陽離子交換膜與多孔質金電極,可將利用高熱將水分解之製氫製程中的部分消耗能量削減約7成,而利用太陽能做為熱源之氫氣製造效率則提高到40%(一般試算為22%)。今後研究團隊也將進一步展開實驗室規模之實證實驗。

此項技術是日本內閣府「戰略性創新創造計畫(Strategic Innovation Promotion Program;SIP)」之下的研發成果,成功地讓「IS Process (將碘、硫黃與水進行反應後的生成物,透過熱分解獲得氫氣)」達到大幅度的省能源化。相較於將水直接加熱,能夠以極少量的能源獲得氫氣,且若以太陽能做為熱源,將不會排放二氧化碳。

構成IS Process的3項反應過程中,本生反應(Bunsen Reaction)佔整體約7成的能源消耗,而研究團隊成功地將過電壓從0.65V減至0.2V。今後研究團隊將進一步建構統合本生反應、硫酸分解反應及碘化氫分解反應的製造廠,展開運轉性能與健全性之檢證。


資料來源: 化學工業日報 / 材料世界網編譯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