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貿易戰看台灣紡織產業的影響與機會

 

刊登日期:2020/2/5
  • 字級

唐靜雯/工研院材化所
 
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衝突持續一年多,雙方持續加碼提高關稅,對於全球經貿衝擊逐漸擴大。貿易戰影響紡織產業涵蓋935項紡織品,對全球產業供應鏈產生的影響亦莫此為甚。台灣紡織產業以出口為導向,台灣企業大部分早在中國大陸工資日益高漲下,將生產基地轉往東南亞等地區,外銷市場則積極轉向全球布局的策略,降低生產成本,以因應國際競爭。面對中國大陸與韓國等廠商大幅擴廠以及低價競爭,台灣紡織產業廠商也積極透過科技研發與創新設計能力開發差異化產品,逐漸開創出藍海策略之機能性紡織品。
 
【內文精選】
前言
2018年台灣紡織(Textile)產業總產值達到新台幣4,051億元,其中人造纖維業產值1,114億元,占整體紡織產業產值比重為27.5%,人造纖維產量為全球第三。國際貿易方面,2018年台灣紡織品出口值為100.7億美元,進口值36.8億美元,整體紡織產業創匯達63.9億美元,占總台灣貿易創匯總額的12.9%,為台灣第四大貿易順差產業。台灣紡織產業以出口為導向,整體出口占國內生產毛額(GDP)比重近7成,而出口又以中國大陸(占41%)和美國(占12%)為主。美國與中國大陸貿易衝突已持續一年多,至今未能達成協議,雙方持續加碼提高關稅(Tariff),對於全球經貿衝擊也逐漸擴大。在美國政府關門、英國脫歐等議題影響下,美中經貿戰爭已經引發全球貿易戰(Global Trade War),未來是否越演越烈,仍須進一步觀察諸多不確定因素的發展。本文將分析台灣紡織產業在全球貿易戰下之影響、契機與展望。
 
貿易戰紡織產業打擊清單
美國於2018年7月6日正式對中國大陸輸美貨品首度實施課徵額外25%懲罰性關稅(產品清單並未涉及紡織品及成衣),而中國大陸也隨後施行反制措施,針對美國進口同等金額項目課徵25%之報復性關稅,以致美中貿易關係緊張,造成全球市場波動。2018年9月24日紡織品(HS 50-60)亦列入美國第三波產品清單之中。2019年8月1日美國又宣布來自中國大陸3,000億美元進口產品,額外加增10%之懲罰性關稅計畫(涵蓋幾乎所有紡織品及服裝)。美中貿易戰引發美中雙方針鋒相對,其風險逐步擴大,美國301條款對中國大陸貨品的反制措施及中國大陸針對美國貨品的關稅反制措施,如表一及表二所示。
 
表二、中國大陸針對美國貨品的關稅反制措施
表二、中國大陸針對美國貨品的關稅反制措施
 
全球貿易戰對台灣紡織產業的影響
1. 對台灣紡織產業供應鏈的影響
(1) 纖維與紗線產業
美國公布2,000億美元加稅清單,其中布料約占58.5%,若中國大陸布料出口美國受到波及,將可能減少對台灣纖維與紗線的進口需求。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的纖維及紗線出口市場,2018年台灣出口中國大陸纖維及紗線金額占該項總出口金額28%,假設全數均用於生產成衣,台灣廠商最高將可能損失0.36億美元;但另一方面,台灣紗廠也可能因美國對中國大陸纖維紗線加徵關稅,而獲得部分轉單的獲益。
 
因應全球化台灣紡織產業發展策略與契機
「關稅」與「品牌」一直是台灣紡織產業走向國際的兩大障礙,面對中國大陸與韓國廠商大幅擴廠及低價競爭,台灣紡織產業利用科技研發與創新設計能力開發差異化產品,目前已逐漸開創出藍海策略的機能性紡織品。
1. 朝高值化紡織品差異性發展
面對全球市場不斷求新求變,以及其他新興國家紡織產品劇烈的競爭,我國產業廠商多年前即倍感轉型壓力,努力朝向產品差異化發展…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98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