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柔性面板可摺疊手機論上蓋板材料整合的契機

 

刊登日期:2019/5/5
  • 字級

自2018年10月以來,三款可摺疊手機以驚人的高價先後推向市場。然而這高端價格也明顯意味著缺乏一些價格合理的高端組件。實際上,當前關鍵材料的開發與產能都不夠齊備,材料整合也才在開端而已。本文從薄型化與成本雙重觀點建議了圓偏光與上蓋板材料整合方案,也點出了材料的瓶頸,希望能串連一些研發能量,為柔性材料真正作出貢獻。
 
本文將從以下大綱,從薄型化與成本雙重觀點,分析上蓋板整合才是薄型化關鍵,其中,圓偏光片位居上蓋板結構的中央位置,更是關鍵樞紐。
‧前言
‧AMOLED上游關鍵材料薄型化
 1. 方案1
 2. 方案2
‧塗佈型液晶偏光片的開發
‧結語
 
【內文精選】
前言
從去(2018)年底到今(2019)年初,幾家AMOLED面板廠相繼展示柔性AMOLED手機甚至公開售價,一時間,螢幕可摺疊(Foldable)手機似乎不再是原先所預期的2021年,而是立即馬上的產品。近期亮相三款火紅的螢幕可摺疊手機分別為:柔宇科技的FlexPai(柔派)、華為的Mate X、三星的Galaxy Fold,其樣貌、螢幕摺疊方式、畫面尺寸、厚度、重量、售價,整理如表一所示。
 
從以上公布資訊分享幾個想法:首先是非常高端的售價,高達新台幣6~8萬元,相當不親民的價格,設定這樣的銷售策略應該是針對業內與專業人士,很難想像未來能有多大的降價空間?不過,話說回來,目前上游的關鍵材料供應能力也都還不齊備,明顯地,高端零組件材料的稀缺性與高價零組件墊高售價也是能理解的。第二是螢幕摺疊時與展開後的畫面比例差異過大,手機軟體與App如何調適,自有系統商協助,這考驗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可想而知,摺疊產品未來也是各有各的設計,總算手機又回到有不同風貌的時代。第三是厚度與重量,以現在的設計來看,無論內摺還是外摺,摺疊後的體積雖然小,但重量卻是接近2台手機重量,同時,摺疊後尺寸也變厚2倍,手小的要握住會不會吃力?而且這樣的設計與「輕薄短小」的訴求相距太遠。不過,這畢竟是摺疊手機商品化的第一年,接下來的發展變數應該不小,留待面板廠商品開發出價格合理的殺手級手機,讓我們繼續關注上游關鍵材料零組件薄型化的齊備進展。
 
AMOLED上游關鍵材料薄型化
AMOLED上游關鍵材料零組件薄型化主要是指上蓋板結構中的耐刮保護板、抗環境光圓偏光片(Circular Polarizer)以及觸控板等三個主要關鍵層材料(圖一)。一般而言,面板廠自己能做的就都歸在下板技術內,如TFT、發光層、薄膜封裝等,上蓋板通常是委外製作或購入,來源廠商也都不同。因此,目前各個功能層各司其職,且都需要一個基材作支撐材,然後層與層界面間還得靠膠材貼合。對於智慧型手機要求既薄又窄邊框的外形,結果就是太厚。加上目前能用的柔性基材都以價格昂貴的聚亞醯胺(PI)基板為主,多一層基板就多一個成本。因此,「整合」是厚度與成本雙重考量,勢在必行。
 
上蓋板整合才是薄型化關鍵。其中,圓偏光片位居上蓋板結構的中央位置,更是關鍵樞紐。本文拋磚引玉,先依難易度討論幾個整合方案(表二),希望能與有志之士共同來推動國內光電材料發展。
 
表二、上蓋板材料建議 之整合方案
表二、上蓋板材料建議 之整合方案
 
1. 方案1
方案1是異業聯盟,由偏光片業者負責薄型可撓耐刮性、觸控業者則在補償膜上製作觸控線路。眾所熟知,傳統偏光片厚度在100 μm以下就很難突破,主要是聚乙烯醇(PVA)延伸的限制。目前業界僅日東公司能將PVA先塗薄再進行延伸,可將核心層控制在5 μm上下,不過此法在光學性、撓曲性與尺寸安定性都還有待觀察。方案1是以類似日東之薄型偏光片為基礎,希望由偏光片業者改善PVA的撓曲性與耐刮性,並加強其表面硬度到7H以上;待觸控業者完成將觸控功能整合至補償膜上,偏光片再與補償膜兩層貼合即完成具抗環境光功能的整合膜。事實上,我們知道有些觸控業界已經開始使用傳統補償膜(1/4波板)作為觸控薄膜的基板,這不失為一個好的研發方向,也能及早研究一些新的柔性觸控導體材料。
 
補償膜薄型化所花費的工時與材料成本是很高的。工研院材化所已經完成了廣波域補償膜製程的簡化設計,除了無需光配向設備,還能將製程簡化到僅需1次配向與2道塗佈且無需貼合,不含基材的厚度僅3 μm,無論在工時或是材料成本上都有很大的優勢。另外,製程中就能夠先精準控制光學值,不用貼合後才能確認廣波域光學的準確性與否。在幾次的試作結果(圖三),都得到偏光片廠的光學認可…以上為部分節錄資料,完整內容請見下方附檔。
 
圖三、工研院材化所廣波域補償膜結果,(a)偏極橢圓率,0~1,越高越代表是圓偏光;(b)反射率量測,越低抗環境光效果越佳
圖三、工研院材化所廣波域補償膜結果,(a)偏極橢圓率,0~1,越高越代表是圓偏光;(b)反射率量測,越低抗環境光效果越佳
 
作者:謝葆如/工研院材化所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89期,更多資料請見下方附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