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專利組合—循環技術專利組合

 

刊登日期:2018/11/5
  • 字級

■ 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
目前有機固體物的處理方式大多透過喜氧或厭氧生物來將有機固體物消化的方式進行處理,並依廢棄物的特性加以能源化(如禽畜糞沼氣發酵)或資源化(如稻殼碳化、魚鱗膠原蛋白、牡蠣殼甲殼素之提煉),以創造循環經濟效益。為了因應上述綠色產品於市場需求的快速成長,需快速反應,然而有機固體物透過生物消化需要耗費相當長的時間,大多輔以化學或物理的預處理方式縮短生物消化。本專利組合涵蓋多種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理方式,可避免化學預處理造成的二次環境污染,亦可將廢棄物循環再生。

專利組合技術特色
① 利用奈米水來增加超音波水解效率提高有機固體廢棄物的處理方法。
② 基因改質菌株使用蔬果副產品或蔬果廢棄物作為代謝基質,用以生產琥珀酸或乳酸。使蔬果副產品或蔬果廢棄物循環再生,大幅降低琥珀酸或乳酸的生產成本,提升琥珀酸或乳酸的產量。
③ 污泥厭氧消化系統,不具有任何設置於厭氧消化槽中之機械攪拌設備,提升保養維護的方便性。

應用領域
纖維性物質、農業、污泥或廚餘等有機固體廢棄物處理

■ 貴金屬回收技術
一般來說,貴金屬為容易與氧反應的活性金屬元素。除了常見的鹼金族金屬與鹼土族金屬之外,稀土元素(La、Ce、Pr、Nd等)的活性也相當高,且因其特殊電子軌域而具有催化性及強磁性,因此近年來更成為國際重點研發議題之一。特別是,新世代綠色能源的永磁馬達以及燃料電池觸媒領域中,稀土元素的使用量逐年遞增。對於上述金屬元素,材料的取得與純度皆受限於原料供應國。特別是稀土元素,目前主要是從現有廢棄物中進行回收所獲得。然而,傳統焚化法遇到具有毒素化合物產品,易產生例如HF、CFC及SOx之類的腐蝕性廢氣,增加廢氣處理的成本及環境污染的危險。本專利組合設計多種不同設備及處理方法,有效回收貴金屬,降低環境污染,能安全又有效率地回收貴金屬,以供再利用。

專利組合技術特色
① 回收貴金屬的方法,提供貴金屬及碳質材料之觸媒碳粉回收技術,利用不同氧化性溶液多次將貴金屬溶出,使與碳質材料分離。
② 廢棄晶片回收分離及純化之裝置及其方法,可得到矽晶片粉末純度約為99.99%。
③ 金屬純化設備,藉由控制開關閥門連通與隔離主腔室及多個冷凝腔室,可在不需停機與破真空狀況下,操控金屬純化,使得製程更為簡單且更有效率。

應用領域
貴金屬回收、半導體產業或其他事業廢棄物處理、環保回收廠

■ 固液氣三相分離技術
三相分離裝置應用於廢水處理工程,通常設置於厭氧處理槽,進入處理槽的廢水被厭氧分解產生氣體,氣體隨上浮的懸浮污泥經由導氣區導引至集氣區,其餘固液混合液流入固液分離區,利用傾斜板使固體留在固液分離區,液體溢入溢流堰中排出。厭氧處理系統具有操作費用低、污泥產率少、能源回收及體積負荷高與佔地面積小等優點,近年來深受重視且已廣泛應用於都市污水、各種產業廢水如食品廢水、造紙廢水、釀酒廢水及石化廢水等。

專利組合技術特色
① 施工簡單,容易模組化之三相分離裝置,不但降低工程造價,徹底解決其浮渣排除問題,更可提升厭氧處理槽體積之有效利用率。
② 可均勻分配水流至廢水處理系統、避免進流管線阻塞、容易進行管線阻塞排除工作、增加廢水處理系統操作之可靠性及穩定性之水流分配裝置。

應用領域
廢水處理廠、食品、造紙、釀酒及石化等事業廢水處理

■ 廢水有價金屬回收技術
廢水處理及水回收再利用過程中,有價物質分離回收已是國際間重要的議題。如何從廢水中獲取包括水、有價物質等有用資源已是未來趨勢。高科技業排放水含有金、銦、鎵、鉬等有價金屬,然而,這些有價金屬存在於大水量及中低濃度廢水之中,且廢水中金屬離子種類多且濃度低,因此考慮到選擇性分離回收效能以及環境友善性,現有回收技術之化學沉澱法或離子交換法並不適用於廢水之金屬回收。本專利組合技術提供多種有價金屬回收設備及技術,可快速地將有價金屬分離回收。

專利組合技術特色
① 有價金屬選擇性吸附之電極,包括碳材料所形成之電極及嗜熱性鹼性蛋白生產菌屬之菌的蛋白質,所形成金、鈀、銀或銦等有價金屬吸附之設備技術。
② 節省酸用量之電透析裝置,利用陽極產生之酸性極水接管至濃水輸送管線,降低濃水pH值以防止結垢,有利於電透析設備的維護與水回收率,藉此達到節省酸用量之目的,降低操作成本。
③ 電透析模組及電透析系統,可有效地分離溶液中的鹽類,以純化溶液中的酸或是鹼。

應用領域
印刷電路板廠廢水回收、半導體廠廢水回收、食品飲料用水之回收/回用、酸鹼回收(樹脂再生、酸蝕刻、鋁陽極處理、金屬酸洗)、用水回收(滷水濃縮、逆滲透濃縮水回用)、有機純化(脫酸、發酵pH調控、酸/鹼自產)、製藥、發酵、貴金屬回收、酸鹼回收與分離純化等領域

專利洽詢:材料與化工研究所智權加值推廣室
趙弘儒 電話:03-5913737 E-mail: kevin_chao@itri.org.tw
康靜怡 電話:03-5916928 E-mail: kang@itri.org.tw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