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光材料最新應用與發展趨勢

 

刊登日期:2012/9/21
  • 字級

螢光材料(Luminescent Materials)目前之主流應用是與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s; LEDs)搭配,以LED產生之藍光或近紫外光藉由光轉換機制進而產生白光,並應用在照明與顯示,這樣的組合相較於傳統白熾燈與目前的螢光燈,更具節能與環保的優勢。然而,目前藍光LED
搭配黃色YAG:Ce3+螢光粉已被日本日亞化學之專利所涵蓋,為擺脫專利的束縛,許多新型螢光材料陸續被開發。此外,在封裝膠材方面,為了改善傳統有機封裝樹脂的低耐化性,無機螢光玻璃陶瓷技術由於具有光、熱安定性佳,折射率與螢光粉匹配等優勢,此技術之開發日益受
到各界的重視。除了LED的相關應用之外,螢光材料也逐步拓展到生醫顯影(Bio-imaging)、太陽電池(Solar Cells)與光動力治療(Photodynamic Therapy)等技術。


圖一、LED 螢光粉之相關應用介紹

螢光材料發展現況
Samsung Electronics 探討Sr2P2O7:Eu2+, Mn2+紅光材料在未來應用之可行性,圖二(a)顯示Sr2P2O7之晶體結構,以及在摻雜Eu2+ 與Mn2+之相對應的激發與放射光譜,由此可知Sr2P2O7:Eu2+屬於一藍光螢光材料,其放光光譜恰與Sr2P2O7:Mn2+螢光材料的激發光譜重疊,因此Eu2+ 與Mn2+共摻有可能發生能量轉移的情形,也就是Eu2+吸收紫外光,其所放射之藍光可再被Mn2+吸收而放射出波長620nm 的紅光;圖二(b)則是Sr2P2O7:Eu2+,Mn2+之激發與放射光譜,結果顯示藉由能量轉移可大幅提升Mn2+紅光放射的強度,研究中並以此紅色螢光粉搭配藍光螢光粉Sr5(PO4)3 Cl:Eu2+(SCA)、綠光螢光粉Sr2Ga2SiO7:Eu2+和395 nm Chip 組成白光;此外,該研究團隊亦討論另一新穎紅光材料Li2SrSiO4:Eu2+(放光波長590 nm)與藍光螢光材料Li2SrSiO4:Ce3+(放光波長410 nm)共摻之Li2SrSiO4:Ce3+,Eu2+能量轉移機制。

美國Sandia 國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利用水熱法製備一系列紅色螢光粉(6), LaTaO4:Eu3+ 之最佳Eu3+ 摻雜濃度為25 mol% ,以高壓水熱法搭配900°C 高溫退火處理,可合成出藍光可激發且量子效率高達83% 之新穎紅色螢光材料,若使用固態反應法製備,其量子效率僅23% 。主要原因是使用水熱法製備螢光粉,可大幅降低晶體結構對稱性,因此增進螢光粉量子效率。此外,將Gd 換成La,不僅激發放射光譜類似,更能
提升熱穩定性,在130°C 下,其螢光粉之發光強度與室溫比較,僅降低3% 。另外,該團隊並開發具有Perovskite 結構之新穎近紅外光螢光材料La2Li(Ta,Nb)O6:Mn4+ ,藉由Mn4+ 的摻雜,可放射出波長714 nm 的紅光,其晶體結構、螢光粉外觀及其相對應的激發放射光譜如圖七所示,可惜其流明效率太低,較不適合應用在顯示與照明(6)。


圖七、La2Li(Ta,Nb)O6:Mn4+ 螢光粉之晶體結構、螢光粉外觀及激發放射光譜

螢光玻璃陶瓷發展現況
日本京都大學的Tanabe 教授發表一新穎製備螢光玻璃陶瓷Frozen Sorbet Method,分別開發光波長515 nm 的綠光β-Ca2SiO4:Eu2+螢光玻璃陶瓷及放光波長600nm 的紅光Ca3Si2O7:Eu2+螢光玻璃陶瓷,在螢光玻璃陶瓷內的螢光粉體積分率約占40% ,該研究團隊可藉由改變陶瓷片的厚度,進而調整LED 所產生白光之CIE 色度座標;另外, Tanabe 教授也指出螢光粉晶體材料系統如果是對稱性高的Cubic Structure ,比較適合製備螢光玻璃陶瓷,目前該研究團隊所做出之螢光陶瓷片可見光穿透度可達80% 。另外,其先前研究是開發黃光之Y3Al5O12:Ce3+ (YAG:Ce3+)陶瓷片,然與藍光晶片組合所產生之白光屬冷白光,且演色性差,故最新研究是以Gd 部分取代Y 讓發光波長紅位移,結果顯示0.25 mm 厚度的YAG-GCP (Glass Ceramic Phosphor; GCP)可以調到白光,對於YGdAG-GCP ,其厚度0.5~0.75 mm 皆可達到白光點,螢光陶瓷片量子效率高達85~95% ,吸收率80% ,藉由Gd 的添加可讓演色性(Ra)從65 大幅度提升到80 ,色溫可從4,500K 的暖白光到7,400K的冷白光,流明效率可達到 210~280 lm/W 。

螢光材料之其他應用
螢光材料除了在LED 之應用外,其也慢慢拓展至太陽光電、生物顯影與醫療之相關應用,而這些應用須仰賴奈米上轉換螢光材料之開發,所謂上轉換螢光材料是指……以上內容為重點摘錄,如欲詳全文請見原文

作者:劉偉仁 / 中原大學,邱奕禎、葉耀宗、黃健豪、張學明 / 工研院材化所
★ 本文節錄自「工業材料雜誌309期」,更多資料請見:https://www.materialsnet.com.tw/DocView.aspx?id=10575


分享